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经济普查经济普查
海南省2018年经济运行情况
发布时间:2019-02-17来源:海南省统计局点击:
2018年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省各市县、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4·13”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,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提质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良好开局。
经国家统计局评估确认,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32.05亿元,比上年增长5.8%。按三次产业划分,第一产业增加值1000.11亿元,增长3.9%;第二产业增加值1095.79亿元,增长4.8%;第三产业增加值2736.15亿元,增长6.8%。
一、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,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良好
全年全省粮食产量147.00万吨,比上年增长6.4%;蔬菜(含菜用瓜)产量566.77万吨,增长2.5%;水果产量431.73万吨,增长6.5%;花卉收获面积14.88万亩,增长4.4%;槟榔产量27.42万吨,增长7.5%。肉类总产量79.81万吨,增长1.1%;其中猪肉产量45.63万吨,增长2.8%。橡胶产量33.91万吨,下降6.4%。水产品产量175.82万吨,下降2.7%;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39.40万吨,下降3.8%。
二、工业生产加快增长,企业效益明显提高
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.0%,增速比上年加快5.5个百分点。八大支柱产业“六升二降”,其中,石油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2.9%、医药制造业增长15.9%,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.9和9.9个百分点。
1-11月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421.2%,同比提高42.3个百分点;实现利润总额143.67亿元,增长33.4%;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.2%,提高0.7个百分点。
三、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,新兴产业发展迅速
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736.15亿元,比上年增长6.8%,增速高于整体经济1.0个百分点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.9%,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。
1-11月,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082.59亿元,同比增长18.0%。其中,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.1%。主要行业营业收入方面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7.1%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.0%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8.2%,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75.9%。
四、投资结构有所优化,房屋销售大幅下降
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比上年下降12.5%。其中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.5%,非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.4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2.0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.8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.4%。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11.6%、金融业投资增长74.4%、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增长26.0%,均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。
全省房屋销售面积1432.25万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37.5%;房屋销售额2083.29亿元,下降23.2%。
五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,消费保持升级态势
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7.08亿元,比上年增长6.8%。按经营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25.22亿元,增长6.2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1.87亿元,增长9.4%。按消费类型分,餐饮收入297.05亿元,增长7.8%;商品零售1420.03亿元,增长6.6%。
消费升级类商品及服务较快增长。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、通讯器材类和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32.9%、16.2%和14.4%;免税类商品零售额100.99亿元,增长24.8%;接待游客总人数7627.39万人次,增长11.8%,实现旅游收入950.16亿元,增长14.5%。
六、外资外贸规模扩大,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较好
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848.96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8%。其中,进口551.29亿元,增长35.4%;出口297.67亿元,增长0.7%,对香港、中东、非洲等地区的外贸出口分别增长30.1%、28.2%和108.3%。
全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7家,比上年增加80家,其中,中外合资企业52家、外资企业109家、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3家、中外合作企业2家、合作开发企业1家;实际利用外资7.33亿美元,同比增长112.7%(未含投资性公司数据)。
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26.36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12.9%;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.71亿美元,增长13.1%。
七、居民收入较快增长,就业形势大体稳定
全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9元,比上年名义增长9.0%;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.3%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49元,名义增长8.2%,实际增长5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9元,名义增长8.4%,实际增长5.8%。
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.84万人,增长7.0%,城镇登记失业率2.3%,农村劳动力转移14.06万人。
八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,工业生产者价格较快上涨
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.5%,涨幅比上年回落0.3个百分点。分类别看,衣着价格上涨4.1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.6%,居住价格上涨3.4%,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3.3%,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.7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.0%,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.8%,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.2%。
全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.2%,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.8%。
九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,自贸区(港)建设稳步推进
自贸区一批重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制定了《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(2018-2019年)》,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4.40万户,比上年增长15.5%。开展了“百日大招商(项目)”活动和“百万人才进海南”行动计划,年内全省共签署战略框架协议、投资合作协议230个,已注册项目公司106家,已运营或开工建设的项目54个。进一步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,实施了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,进一步调整了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,举办了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。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结构优化、提质增效取得新的成绩。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.6%,比上年提高0.5个百分点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.7%,比上年加快0.2个百分点;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3.5%,比重提高2.9个百分点。“五网”基础设施加快建设,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2.0%。生态环境保持全国领先水平,全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.4%,城市(镇)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%。
十、常住人口平稳增长,城镇化率持续提高
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934.32万人,比上年末增加8.56万人。全年出生人口13.47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14.48‰;死亡人口5.59万人,人口死亡率为6.01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.47‰。从城乡结构看,城镇常住人口551.81万人,乡村常住人口382.51万人;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(城镇化率)为59.06%,比上年末提高1.02个百分点。
十一、各市县(区)地区生产总值
经省统计局联审评估认定,2018年各市县(区)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速如下:

总的来看,2018年我省克服了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、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条件,在努力减少经济对房地产依赖的关键期,全省经济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,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。同时也要看到,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总书记“4·13”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的内在要求,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,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
附注
1.地区生产总值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,为实际增长速度;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,按现价计算,为名义增长速度。
2.农业数据已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修订。
3.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。
4.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。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、私营、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(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)的企业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。
5.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(单位)、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(单位)、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(单位)。
6.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生物产业、高端装备制造业、新能源产业、新材料产业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。
7.报告中的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,价格、居民收入数据来自海南调查总队,旅游数据来自省旅文厅,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口海关,外资数据来自省商务厅,就业数据来自省人社厅,环保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,其他数据均来自省统计局。
8.海南省东部地区是指海口、三亚、文昌、琼海、万宁、陵水6市县,中部地区是指五指山、定安、屯昌、琼中、保亭、白沙6市县,西部地区是指儋州(含洋浦)、东方、澄迈、临高、乐东、昌江6市县,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是指海口、文昌、澄迈3市县,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是指三亚、乐东、陵水、保亭4市县。
9.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